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科幻灵异>隆庆大帝> 第76章 提升武将地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提升武将地位(1 / 2)

庄明也就是朱载坖坐在那雕龙画凤的御座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群臣。今日的朝堂,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庄明深知,大明的江山虽已传承数代,然如今内有吏治积弊,外有边患未平,若想重振大明雄风,需得从多方面着手变革。

“朕今日思量许久,大明之武将,于国之安危,功不可没。然长久以来,武将地位颇为低贱,文贵武贱之风盛行,此非国家之福。”庄明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群臣皆面露惊愕之色。

“陛下,祖宗之法,以文驭武,此乃制衡之道,不可轻易更改啊。”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言辞恳切地劝谏道。

庄明微微皱眉:“祖宗之法亦需与时俱进。想那戚继光将军,于沿海抗倭,屡立奇功,麾下戚家军军纪严明,战力非凡;俞大猷将军亦是精通兵法,驰骋沙场。如此良将,若其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崇,如何能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这时,张居正站了出来,他目光深邃,拱手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提升武将地位,可从俸禄、赏赐、官职晋升等多方面考量。武将有了盼头,方能更加尽心竭力。”

庄明点头赞许:“张爱卿所言甚是。传朕旨意,戚继光、俞大猷等战功卓著之武将,各晋一级官职,俸禄增加三成,另赐府邸一座。”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武将们面露欣喜与感激之色,而部分文臣则面有不悦。

退朝之后,庄明来到后宫。敬妃庄小善早已在寝宫之中等候,见庄明前来,赶忙迎了上去。“陛下,今日朝堂之事,臣妾听闻一二,陛下此举,定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陛下可要小心应对。”庄小善眼神中满是担忧。

庄明轻轻握住她的手:“朕身为天子,自当为大明的长治久安考虑。文臣武将,本应相辅相成,如今武将地位过低,长此以往,国之边防堪忧。”

而在淑妃秦英的宫中,秦英正与宫女们研习书画。听闻庄明提升武将地位之事,她心中暗自思索。秦英出身书香门第,虽对军事之事了解不多,但也明白庄明此举定有深意。

“陛下此等变革,或可改变大明如今之格局,只是不知那些文臣会如何应对。”秦英喃喃自语道。

戚继光与俞大猷得知陛下恩宠,自是感激涕零。二人联袂进京谢恩。

在京城的校场之上,戚继光身着战甲,英姿飒爽。他将戚家军的训练之法一一演示,那整齐划一的队列,精妙绝伦的鸳鸯阵,令在场众人惊叹不已。

“戚将军真乃神将也!有此等强军,何愁倭寇不灭!”庄明站在校场高台之上,忍不住赞叹道。

俞大猷也不甘示弱,他展示了自己的剑术与兵法谋略。“陛下,臣以为,不仅要提升武将地位,还需在军中推广新的兵械与战术。如今火器渐兴,若能善加利用,可使我大明军队战力倍增。”

庄明眼睛一亮:“俞爱卿所言极是。朕当令工部全力研制新式火器,拨付专款,以供军需。”

随着武将地位的提升,京城之中的风气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那些轻视武将的文人墨客,如今也不敢再肆意妄为。不少年轻子弟,看到武将的荣耀,纷纷弃文从武,渴望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而在朝堂之上,海瑞却站了出来。“陛下,提升武将地位,臣无异议。然武将亦需受军纪国法约束,不可恃宠而骄。臣建议,设立专门的督察武将之机构,以防武将拥兵自重。”

庄明沉思片刻:“海爱卿所虑周全。朕令张居正着手此事,制定详细规制,务必做到赏罚分明,令武将既能感受到朕之信任,又不敢违法乱纪。”

张居正领命而去,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在他的谋划下,一个名为“武督司”的机构应运而生。这一机构由朝中公正严明之大臣与经验丰富之老将共同组成,负责监督武将的训练、作战、日常行为等诸多方面。

敬妃庄小善在后宫之中,时常与庄明谈论起朝堂之事。她虽为女子,但聪慧过人。“陛下,臣妾以为,如今陛下提升武将地位,可莫要冷落了文臣。文臣于治国理政,亦有其独到之处。”

庄明笑道:“爱妃所言,朕岂会不知。文臣武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朕会平衡二者关系的。”

而淑妃秦英则在宫中举办诗会,邀请朝中大臣的女眷参加。在诗会之上,秦英巧妙地探听着大臣们对于庄明新政的看法。她将这些信息整理之后,呈递给庄明。

“爱妃此举,甚为贴心。朕得以知晓朝堂之下的暗流涌动,方能提前应对。”庄明对秦英的做法颇为赞赏。

在朝堂之上,武将们在得到地位提升后,积极投身于军队的建设与边防的巩固。戚继光被派往蓟州,继续镇守北疆。他大力扩充戚家军,训练新兵,同时与当地百姓合作,修建防御工事。

俞大猷则前往沿海地区,整饬海防。他淘汰旧船,建造新式战船,训练水军将士熟悉新的海战战术。

然而,文臣之中仍有部分人对武将地位的提升耿耿于怀。他们在暗中勾结,试图寻找机会扳倒支持武将的大臣。

张居正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一方面加强对“武督司”的掌控,防止武将被人诬陷;另一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