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科幻灵异>隆庆大帝> 第51章 西草湾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西草湾之战(2 / 2)

在的旗舰,旗舰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庄明镇定地指挥:“火炮准备,待敌舰靠近,全力轰击!”当敌舰进入射程,火炮轰鸣,敌舰被击中,摇晃了几下,但仍继续前进。庄明看着越来越近的敌舰,心中一横:“弓箭手,放箭!”箭如雨下,敌舰上的葡萄牙士兵纷纷倒下,但他们仍在顽强抵抗。

在激战中,汪鋐的战船被几艘葡萄牙战舰围攻。汪鋐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砍倒一个又一个敌人。“想困住我,没那么容易!”他的身上溅满了鲜血,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

庄明看着汪鋐陷入困境,不顾众人劝阻,下令旗舰前去支援。“朕不能眼睁睁看着汪爱卿身陷绝境。”旗舰在炮火中艰难前行,庄明站在船头,毫无惧色。

当旗舰靠近战圈,庄明高呼:“大明的将士们,朕与你们同在,杀退敌寇!”这一声高呼,仿佛给明军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士兵们奋勇杀敌,终于冲破了葡萄牙舰队的包围,与汪鋐的战船会合。

战斗持续到天明,海面上满是战船的残骸和漂浮的尸体。葡萄牙舰队渐渐抵挡不住明军的猛烈攻击,开始败退。庄明望着远去的敌舰,长舒了一口气。他的脸上满是疲惫,却也带着胜利的欣慰。

战后,庄明站在甲板上,看着被俘的葡萄牙人,对汪鋐说:“汪爱卿,此役惨烈,然我大明终获胜利,你之功不可没。”汪鋐跪地:“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英勇无畏,臣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庄明扶起汪鋐:“有功之臣,朕定当重赏。这一战,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也让朕深知海疆守护之不易。”

在紫禁城的庆功宴上,庄明举起酒杯,却没有了往日的轻松愉悦。他望着杯中酒,缓缓说道:“此胜虽喜,然朕想起那战死的将士,心中悲痛。我大明海疆虽暂时安宁,然日后仍需时刻警惕。”群臣皆低头,这胜利背后的沉重,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场西草湾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的较量,更是庄明与汪鋐在大明隆庆时期海疆风云中的英勇篇章,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之中,伴随着那片饱经沧桑的海疆,成为后人传颂的传奇,时刻提醒着人们守护国土的责任与艰辛。

番外篇: 西草湾之战是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发生的一场海战,明朝水师与葡萄牙海军在此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以下是这场战役的详细介绍:

背景: 1511年,葡萄牙海员越过非洲到达满剌加,并对大明广东布政使司的屯门军镇(今香港的屯门一带)表现出强烈的占领欲望,并向大明宣战。屯门海战以明朝水师的胜利告终,葡萄牙人逐渐放弃武力侵略屯门的野心。

战役起因: 1522年4月,葡萄牙官方组织的一支由五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其中包括四艘武装商船和一艘中式船只,由末儿丁·甫思·多·灭儿(arti affonsio de llo utho,中国人称其为别都卢)任舰队长,载着三百人和货物,于1522年7月10日离开满剌加来中国。他们声称来与中国订立“和平条约”,却要求在“屯门岛或其它合适处建堡垒”。

战役经过: 当葡军进犯至西草湾时,备倭指挥柯荣、百户王应恩率军抵御。激战中,潘丁苟率先登上葡军战舰,明军齐进,生擒包括别都卢在内的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人,俘获被葡军掳掠的男女共十人,并俘获葡军船只两艘。但葡军残余三舰又发动反攻,将明军所俘战舰焚毁,王应恩战死,葡军残部逃走。

战果与影响: 明朝缴获了20门葡萄牙人的弗朗机火炮,并将之大量仿制。此类型火炮从此成为了明朝军队中的制胜利器,替大明王朝又把守了几十年海疆。对于葡萄牙人的这种火炮,明朝上下赞不绝口。明朝水师甚至找到曾经在葡人船上帮工的华人,在他们的指导下仿造了葡萄牙人的将帆船战舰,因两侧众多木桨,命名为蜈蚣船。不过最后因为觉得太耗费木料而不再建造。

结局: 此后,明廷将所俘葡军处死,并枭首示众。西草湾之战对明军来说取胜得比较顺利,正史中不但写明了战争经过,而且还有战果。通过西草湾之战,明朝暂时遏制住了葡萄牙人攫取台湾的野心。

这场战役是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最大规模冲突,也是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中国首次和西方交战,中国善于学习,迎头赶超,成功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