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却不相信什么佛不佛,神不神的。黛玉多少受了林珝的影响,也只是需要的时候信一信,不需要的时候就丢之一旁。 至于用佛相忽悠人是不是对神佛不敬...相传明洪武当年落魄时还曾在菩萨像上写下‘充军发配三千里’这种字呢,人家最后不照样成了一代帝王。 可见这些神佛不是不灵验,就是欺软怕硬。 黛玉做这件事情前到也想到了跟着迦蓝师太出门的亲娘,可想到她后,黛玉却更加坚定要这么做了。 她给佛祖找了最虔诚的信徒,若神佛当真有灵,自当奖励她。 . 事毕,贾母带着诸人回了荣庆堂。 入了荣庆堂,自有丫头拿来蒲团。黛玉和林珝各自跪了一个给贾母磕头请安。 “快到外祖母身边来。”等黛玉磕完头,贾母便一脸慈爱的朝黛玉招手。 黛玉起身,示意林珝跟上来便打头来到贾母面前,随后她就被贾母拉到怀里。 林珝站在黛玉身后,就看着贾母心肝肉的抱着黛玉在那里祖孙情深。等她完事,贾母才指着下首坐着的邢王两位夫人给黛玉介绍她们。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 黛玉闻言,连忙起身行礼,至于林珝,哪怕没人在意她,她也得跟着黛玉一道行晚辈礼。 贾母给黛玉介绍了两位舅母,随后又黛玉介绍了她的两位表嫂。 因之前都去了小佛堂,又都跟着贾母回了荣庆堂,所以凤姐儿那拉风的出场方式这里也被蝴蝶掉了。 三春和宝玉都不在这里,贾母也没有唤他们过来的意思。等认完了人,贾母就问起了她那了无音讯的闺女。 黛玉摇头,“刚入夏时,到有人送了一回东西来,如今只知道人在海外,旁的便一概不知了。” 贾母蹙眉,不禁又问:“没说生了个什么?” “没说。” 真是个不省心的。 贾母心忖了一句,先问了一回黛玉家常吃什么玩什么,等黛玉一一答了,才又问起林如海。 老婆一走一两年,他就没说点什么? 这话黛玉就更没法回了,只半垂着头,轻轻的摇了两下。 贾母见状没由来的有些内伤,做了一个深呼吸才让人去请三春和宝玉过来。 三春是在室女,将来是外嫁女,所以贾母并没有让她们参加迎佛相的仪式。至于宝玉则是昨日被他老子考糊了,满头细汗的被撵出书房时吹了风,早起还有些微微发热。那会儿吃了药又在床上发了一回汗,原本知道有新的妹妹来了,就想往这边来。可他刚发了汗,总觉得身上有汗味,他又有些小洁癖,好一通收拾这才会堪堪收拾好自己。 好在他就住在荣庆堂的碧纱橱里,离的近,过来也便宜。这边贾母刚唤他们兄弟姐妹过来,宝玉便从碧纱橱跑了出来。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玉一见黛玉,不等旁人就说话脱口而出的来了这么一句。 黛玉正觉眼熟呢,就听见宝玉这么说。当即又仔细打量了一回宝玉,脑子里突然蹦出了医书中被圈起来的那句‘骨血回流’。 “我与二哥哥和姐妹们是姑表兄弟姐妹,血缘亲近,眉眼间有些相似也是有的。” 原本还想笑骂宝玉又胡说八道的贾母一听黛玉这么说,竟觉得十分有理。“你妹妹像极了你姑妈小时候……” “我是个没福的,竟不曾见过姑妈。不过我瞧林妹妹这通身的气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像是嫡亲的孙女了。”凤姐儿是个能说会道的,这会儿见贾母这么说,立马笑道:“便是不曾见过姑妈,只见了老祖宗和林妹妹,便也知姑妈风采神韵了。” “她娘是个好的,我这些儿女里最疼的就是她了。她们姐妹到都差了些。”贾母的话题又在贾敏身上转了一圈后这才又回到当下,说完三春又问黛玉读书情况。“姑娘们都跟先生读书呢。你呢,读了什么书?” “刚学完《四书》。去年家里也请了位先生,那位先生辞馆后,我便跟着爹爹读书。姐妹们都读什么书?” “不过是认识几个字,不过睁眼瞎罢了。”贾母随口回了一句便叫宝玉近前,一左一右的抱着宝玉和黛玉,“你老子是个脾气好的,不像你二舅舅,可怜我的宝玉每每见了他老子都吓得跟什么似的。” 黛玉勾了下唇角,发现林珝一直站着,也朝林珝招了招手,让她挨着自己坐了。 黛玉发现她这个外祖母挺没意思的。 先问她读书情况,随即又说什么认识两个字不做睁眼瞎,感觉就是想要炫耀却发现没有炫耀的资本就临时来了个谦虚。 “这是珝姐儿吧?”贾母这会儿也终于看见了林珝,但她本能的不喜亲闺女的庶女,可仍旧吩咐鸳鸯给林珝拿点心吃。 “谢外祖母。”林珝从鸳鸯端过来的点心盘子里挑了块吃了不会掉渣的点心,便乖巧的坐在黛玉身侧做背景板了。 按规矩称呼嫡母娘家人,但她跟贾家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坐冷板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林珝很能看得开。 相较于其他人有意识的冷落,宝玉却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打量起拿着点心在那里磨牙的林珝来。 这个妹妹好可爱。 “妹妹多大了?”宝玉从贾母怀里爬出来,非常自然的挤进了了黛玉和林珝中间,用着一种心满意足的神色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然后挨个问两个妹妹年岁和名字。 注意力泰半在儿子身上的二太太见宝玉看向林珝,也不由将视线转向了林珝。 虽然出身低贱,可瞧着确实是比贾敏亲生的要受用些。 正这么想时,她自己的庶女跟着大房的庶女以及宁国府的惜春都进了屋子。 一时姐妹们厮见过,各自坐了下来。丫头送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