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最感人的情书> 第1章 、富村新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富村新象(3 / 4)

在游览绿水村的过程中,被这里独特的民俗风情所吸引。 “李村长,你们村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如果能加以挖掘和推广,会成为新的亮点。”程教授建议道。 李建国眼前一亮,立即召集村民商讨此事。 “咱们村的那些老传统,能行吗?”有人提出质疑。 “怎么不行?这是咱们的根,是咱们独特的魅力。”王强坚定地说。 在程教授的指导下,绿水村开始举办民俗文化节。舞龙舞狮、民间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游客。 可好景不长,在筹备一次大型活动时,资金出现了短缺。 “这还差不少钱呢,活动还办不办?”负责财务的老张愁眉苦脸。 “办!一定得办!咱们再想想办法。”李建国咬咬牙。 村民们纷纷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甚至去周边村庄拉赞助。 就在大家为资金奔波时,村里的一位在外闯荡多年的企业家刘辉回来了。 “听说村里发展遇到困难,我来出一份力。”刘辉慷慨解囊,解决了资金难题。 活动成功举办,绿水村的民俗文化名声大噪。 与此同时,村里的年轻人也有了新的想法。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电商团队,想把绿水村的特色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咱们不能只依赖线下,线上的市场更大。”团队负责人小赵充满激情。 然而,他们缺乏电商运营的经验,一开始订单寥寥无几。 “这可怎么办?难道要放弃?”有人开始打退堂鼓。 “不行,咱们多学习,多尝试,一定能行。”小赵鼓励大家。 他们四处请教专家,参加培训,逐渐摸索出了门道,订单量慢慢增加。 随着绿水村的发展,一些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垃圾增多,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保护环境。”陈悦老师带着学生们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村民们纷纷响应,制定了环保规章制度,加强了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李建国的女儿李娜从大学毕业回到了村里。 “爸,我要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娜满怀热情。 她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村里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绿水村的发展引起了上级政府的关注,政府决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有了政府的支持,咱们更要加油干!”李建国在村民大会上激动地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绿水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人们欢声笑语;整洁的街道旁,鲜花盛开;富饶的田野里,充满希望。 绿水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无限可能……

绿水村的发展蒸蒸日上,然而新的挑战又摆在了眼前。 附近的几个村庄看到绿水村的成功,纷纷效仿其发展模式,竞争愈发激烈。原本绿水村独有的特色,逐渐变得不再独特。 “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想办法突出咱们的优势。”李建国在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道。 王强提议:“要不咱们深入挖掘一些只有咱们村才有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开始了深入的调研和挖掘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村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掌握着一门即将失传的竹编手艺。老人名叫孙福,他的竹编作品精美绝伦,但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这门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李娜主动找到孙福老人,希望能跟他学习竹编手艺,并将其传承和发扬。 “小姑娘,这手艺辛苦,你能坚持?”孙福老人怀疑地看着李娜。 “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李娜坚定地回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努力,李娜不仅掌握了竹编手艺,还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出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竹编产品。 就在大家为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降临了。连续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村里的部分道路和农田受损严重。 “大家别慌,先救人,再抢险!”李建国迅速组织村民展开救援和自救工作。 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帮助受灾的家庭转移,有的抢修道路和农田。 在抢险过程中,王强不小心被掉落的石块砸伤了腿,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 “我没事,大家别管我,先干活!”王强咬着牙说道。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控制住了灾情。 然而,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李建国和李娜四处奔走,寻求帮助。 幸运的是,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爱心企业和慈善组织纷纷伸出援手,送来物资和捐款。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绿水村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与此同时,电商团队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恶意竞争。 “有人故意压低价格,抢咱们的客户。”小赵气愤地说道。 大家一起商量对策,决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品质取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绿水村的产品凭借良好的口碑,再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绿水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一位电视台记者前来采访。 记者深入村庄,记录下了绿水村的发展历程和村民们的奋斗故事。 节目播出后,绿水村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绿水村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绿水村的故事在风雨后迎来了更绚烂的阳光。 因为电视台的报道,绿水村吸引了一位城市规划师的注意,他叫林宇。林宇来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