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一个阴谋,劝杨复光别去。但扬复光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劝降机会,不能轻易放过,毅然带领杨守亮、鹿宴弘并亲军一小队前去赴宴。
7、许州城内周岌衙署。周岌在衙门口等候,与杨复光携手入席。酒宴早已摆下,大家觥筹交错,叙谈旧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周岌已是半醉,有些动情,大发感慨:“大唐三百年基业,一十八代帝王,数月之间毁于一旦。真是世事无常啊!”
杨复光见时机已成熟,装着非常难过的神色,对周岌说,“大丈夫应该感恩招答,你从一般的小百姓一跃成为公侯,这都是当今天子给予的,为何要舍弃天子而向贼人称臣?”
周岌见杨复光说得怪痛心,也伤心地说:“我并不是存心要投降黄巢,实在是迫于无奈,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抗拒起义军的,今日把您召来,就是为此事”。
杨复光见周岌有叛变起义军的想法,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立身慨然道:“复光,一宫中阉人,身体不全,尚思报效朝廷,与黄巢贼寇血战到底,况将军乎?”
周岌神情激奋,拔剑击案,道:“惟大人马首是瞻,誓与贼寇血战到底!”
当即两人高举酒杯对天宣誓。当夜杨复光一行在许州住下,第二天,杨复光派他的养子杨守亮率兵把农民军的使者杀死于旅馆,周岌命令落下齐军旗号,换上大唐旗帜,公开叛变起义军,又重新加入了镇压农民军的行列。
8、周岌大帐。这一天,杨复光和周岌在帐中商议军事。杨复光道:“我欲反攻邓州,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周岌道:“剿灭贼军是朝廷大事,周岌理当尽力。许州现有精兵五千,任凭监军大人调遣。只是值此兵荒马乱之时,民心不稳,盗贼四起,需留些兵力保境安民,况且临近的蔡州守将秦宗权拥兵自立,不听调遣,对许州虎视眈眈,不知如何是好?”
杨复光道:“将军所言有理。你且留守许州,我从你处选兵四千,与我部共五千人,由我率领,先去蔡州观察秦宗权处;如其听宣,即令发兵随我出征;如其不听调遣,先灭
秦宗权,为将军除去祸患。如何?”
周岌道:“就依大人安排。我这就去为您筹集粮草。”周岌出帐。
9、蔡州城北门。杨复光率军来到蔡州城北门外,蔡州城门紧闭。杨复光吩咐小军喊与城门军校:忠武军监军杨复光大人前来传令,让蔡州刺史秦宗权前来迎接。
小军连呼三遍。
时间不长,秦宗权出现在城门楼上,冲杨复光拱手:“监军大人,末将秦宗权这厢有礼了。因黄巢贼军汹汹,蔡州城定时开门,现开城时辰已过,不能迎接大人进城歇马,切望恕罪!”
杨复光高声道:“秦宗权大胆,速开城门,前来听宣。”
秦宗权道:“监军大人恕罪。宗权有疾在身,不能伺候左右。现已筹集牛羊百匹、美酒百坛,正欲出东门运抵大人军前,劳军,望大人笑纳。”
说着,冲副将王淑挤挤眼,摆手示意,赶快去办。
杨复光高声道:“接朝廷圣旨,令忠武军各部随我征讨邓州敌军!秦宗权,你一个小小的刺史胆敢违抗朝廷命令吗?”
秦宗权道:“大人,宗权岂敢抗命,我遵命就是。既然军情紧急,迎接将军入城,恐耽误军机,蔡州仅有四千守军,我派副将王淑率领三千精锐,即可出城随大人征讨邓州。”
杨复光知道秦宗权怕他进城占据蔡州,夺他兵权,心中暗笑,道:“好吧。速派兵与我汇合。你在此保境安民,谨履职守,不得有误!”
秦宗权下得城楼,命人追副将王淑,嘱咐道:“不用送牛羊、美酒了。你即可率领三千亲兵出城,随杨复光征讨南阳。务必见机行事,注意保存实力。你不必事事听命于杨复光。我们的三千亲兵,都是蔡州精锐,足以对付杨复光的部队。务必整军而还。”
王淑带军开出蔡州,随杨复光大军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