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墙壁上的长明灯、路边的夜明架都是神鬼手段,就是设计比较古老和原始,没有多少让人闻所未闻的新东西。
地库内没有守卫机关。
整个地库全由上方的机关菩萨像镇守,菩萨像的机关就是整个地库的机关,除了八件法器外,还有一种清杀手段。
这些东西交给纪道。
他觉得能带走的东西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留下,继续镇守天机灯塔深处。
一段时间的探索后。
灯塔已经被他们彻底控制。
此前遇难的阴兵全数带回,更换下来的防化服在经过处理后,交给其他阴兵继续使用,开始搬运地库内的神鬼物品。
论到淘东西。
当代监仙司很熟练。
整个流程都不需要过多指挥,阴兵一批批进,又一批批出,很快就能搬完。
关键是其他发现。
尤其是海长城的部分。
“仙爷,我就说这里还有宝贝,你看这边,地库里还有暗室。”纪道举着屏幕有了发现,在深处发现一个狭小空间。
这个空间与众不同。
它是地库中的地库,藏在地库尽头的墙壁里,穿过一条狭长甬道才能抵达。
根据灯塔的建造图纸,这个地方才是‘砖墙’最后的中心点,四面八方全是厚重砖墙,也是位置最隐蔽的安全暗室。
这边没有长明灯。
似乎被古人刻意略过。
阴兵提着探照灯在附近绕了几圈,才终于发现墙壁上的不同,找到这条通道。
钻进去查看一圈。
发现这个空间明显是一种神鬼手段的专属设施,墙壁上雕刻着大量仙神纹路,地上立着一座石台,台上有个玉架子。
架子上是空的。
但根据架子的摆放,以及现场的痕迹判断,架子上原本应该有一个‘盘子’。
此时盘子已经被取走,可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因为角落还有很多古籍,像是养父无法带走,所以临时堆积在这里。
起初纪道还以为后面那座小山是什么宝物,用对讲机让阴兵细看,才发现那居然全都是书,堆得比石架还要更高。
摄像机缓缓靠近。
那些古籍竟然不是纸制。
它们全都是用一种很特殊的神鬼材料制作,类似古代的金页和铜页,浸泡水中数百年都毫无腐烂,保存得极其完好。
细想也是。
古人将此地命名为南泽,知道这里全是沼泽和水雾,在制作书卷的时候也会专门考虑,用其他材料替换容易腐烂的纸。
古人不是傻子。
在这种神鬼设施里存放的古籍,重要程度非同一般,他们当然不可能用纸。
“仙海志:九十七。”
“使东海卷:四十二。”
“过洋航注:一一三。”
“海悬图记:其八十三。”
纪道辨认字体念了其中几本,表情骤然大变,语气严肃对郑云道:“仙爷,这些都是海卫的航海古籍,虽然年代较为古老,但书号都比较大,我从未听说过。”
“天宫没有?”
郑云有些惊讶道。
“这些古籍恐怕都是遗落地的航路记载,我可以保证,天宫藏经阁没有这些古籍,否则我早就熟知遗落地的情况。”
“比如这个仙海志,天宫只有其中的一到五十卷,用现代的叫法,就是从W-06记载到E-06,再往后就没有了。”
“结果这第一本就是卷九十七,那它一定超过了东西航路的06,按规律推测,至少是东西航路10之后的地方。”
纪道简单解释。
他其实早就猜测海卫居然藏了一手,对天宫有所防备,因为天宫藏经阁里的古籍确实不全,没有任何关于遗落地的。
此事他早就发现了。
在他十几岁时就已经知晓。
当时他心生好奇,想知道脚下的无海仙洲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距离京师有多远,距离最近的凡俗城镇又有多远。
他想偷偷下山转转。
结果翻遍整个天宫藏经阁,他也不知道无海仙洲距京城到底多远,同时还得知噩耗,无海仙洲根本就没有凡俗城镇……
“都搬回天宫慢慢研究。”
郑云当即下令让阴兵动手。
这些书籍都是了不得的宝贵资料,被堆积在此地,恐怕也是养父刻意而为。
天机灯塔有这种古籍非常合理。
灯塔本身承担引航的作用,怎么可能没有航路资料,甚至不仅有这些古籍,还应该有正儿八经的遗落地航路海图。
因为天机灯塔疑似和海长城有关,将遗落地众多灯塔串联到一起,有遗落地海图更是顺理成章,要是没有反而奇怪。
这里有一个先后概念。
古人构想海长城的时代,和后来主动隔断东西航路的年代,一定存在时间差。
海长城的设计理念,和隔断航路的想法是完全冲突的,海长城一定早于后者。
天机灯塔还在使用的年代,大明还没有隔断航路的计划,在海卫眼中,一路延伸向遗落地的这些灯塔,就是一个整体。
后来海卫被迫隔断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