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还有我的,都可以毛线做,而且我们也不怎么出门,待在屋里暖和,这个棉帽厚实,现在男人冬天出门都戴一个……我给我爸也买一个。”
徐香娟说着就再拿了一个,姑姑给爷爷的钱她不算进去,给她爸和她男人买的,这一下子就少了14元。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刚感慨贵的时候,瓜瓜回来了。
“妈妈,给你。”
“瓜瓜自己的钱,给妈妈做什么?”
瓜瓜:“妈妈买东西,太贵了,给妈妈两分钱,可以少两分钱。”
在周程宁觉得自家女儿果然长大的时候,徐香娟察觉到女儿的意图,不过也没说什么,接过被女儿小手捂得热乎乎的两分钱。
周程宁最后是没能拒绝帽子的,徐香娟给他试戴了。
“很软也很暖和。”
“暖和就好,去买热水袋吧。”
瓜瓜的钱捏在妈妈手里,但也不敢和妈妈说要买什么,默默跟在爸妈后头。
热水袋这会儿都是老式的橡胶热水袋,味也比较大,但结实耐用,冬天倒热水进去,先放被窝里,等睡觉了,被窝就暖乎乎的。
热水袋两元一个,给爷爷买一个,瓜瓜一个,阿宁一个,她一个,牛牛的被窝也放一个,但不能离牛牛太近了,暖好牛牛的被窝就放床尾去,反正床也不大。
牛牛和瓜瓜的热水袋,回去就给做“毛线衣”,灌上热水就可以把毛线套给套上。
徐香娟今天带的1000,四百是爷爷的,六百是自己家的,主要自己家花用大,小孩大人,一买就是几份。
热水袋买好,徐香娟又去买钱包,给瓜瓜也买了个两毛钱的钱袋,袋子设计有点像古时候的香囊,比瓜瓜手掌大点,瓜瓜喜欢极了,想回家立马把六分钱装进去。
徐香娟买的钱包就像是个女士手包,3元一个,可以一股放硬币纸币。
给自己挑好钱包的时候,徐香娟又想起上次无意看到周程宁把两元夹到笔记本子里,干脆也给周程宁买了个钱夹,1元的黑色钱夹,比较简单的设计,用还是能用的。
一上午都在买买买,徐香娟带的600是差不多用完了,爷爷的四百,给爷爷买了三百的衣鞋,剩下一百就从她娘家买几条被子。
冬天的厚被子,春夏的薄被子,毛毯也有,总之七百剩下三百还爷爷。
爷爷茅草屋也得加固着了,新建个不太现实,可以让阿宁联系着去加固,这样下雨下雪也不用台担心老人。
出来百货大楼,小三轮塞得满满的,不过母女俩还是能坐下,中午吃饭徐香娟没带父女俩去上次吃过的小饭馆,去了另外一家吃饭。
钱还剩下三十,徐香娟点了白菜炒油泡、土豆丝肉片、麻婆豆腐、两碗米饭,一共花了六元。
这小饭馆不是那种大食堂,眼睛都看到什么菜就只能点什么菜,有自己的菜单,还是单独给你炒的。
饭没了可以自己盛。
周程宁不放心外面的小三轮,徐香娟让他进来他也不进,非得守着小三轮,就怕被偷了,徐香娟也只能让他守着,待会儿吃饭给他送出去。
也还好现在吃饭馆的人不多,她男人守着外面一车东西的行径也没太怪异。
瓜瓜就拎着自己的钱袋进小饭馆了,看到隔壁桌有红烧肉,差点流口水,“妈妈,肉肉。”
“待会儿有肉吃。”说起来也好久没吃猪肉了,等过阵子割两三斤肉来做顿红烧肉。
虽然说这家店不是大食堂那种,但徐香娟也注意到点了红烧肉的那桌了。
这红烧肉眼睛都能看出来没有炖烂,没炖到入口即化的程度,肉颜色也是黑红的,看起来有点焦,她觉着点了吃着也油腻腻,不如自己做的。
有肉瓜瓜就安静下来等肉了,时不时摸自己的钱袋,宝贝极了。
菜到的时候,徐香娟和老板娘打了声招呼,把三样菜都夹些到一个盘里,再端着碗饭去给周程宁送去。
安排好了周程宁的午饭,徐香娟就带着瓜瓜吃她们自己的午饭。
味道还可以,不至于寡淡,能下饭,瓜瓜主要是饿了,看到别人红烧肉想吃,这会儿吃上饭就不说话了,虽然没有妈妈做的好吃,但可以填肚子。
周程宁吃着饭眼睛也一错不错盯着小三轮和一车东西,就怕眨眼没注意的工夫,东西在眼前消失。
等吃完饭一家人准备回家了,他提起的心才放下一半,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家路上瓜瓜才开始叽叽喳喳的讲不停,周程宁骑车不快,路不平整,骑得慢也不觉得多颠簸了。
现在车子还不多,更多的还是在路上走的人,见到一家三口也没多惊奇。
周程宁到了路口不知道怎么回家,就问徐香娟,徐香娟路还是挺熟的。
就这样一家人花了两三个钟头回到了家里。
瓜瓜被妈妈抱下三轮,立马跑去里间存钱,周程宁把车推进院子里,让爱人清点清点,看有没有什么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