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户、同事、领导的高质量互动和信息反馈的工作权重,还帮助同事分析抗性客户的问题,制定话术对策,总能克敌制胜。 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客户、同事的口碑好了,但业绩却是不温不火不上不下不好也不坏,甚至四月开局连续两周业绩都垫底了,连最不济的王珊珊都排在了她前面,这让大家纳罕不已。 直到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她的业绩才开始慢慢回升,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她保持了两个月的销冠要花落董强时,不想最后一天的统计,她还是实现了反超,重新摘得桂冠。 几个她的死忠粉这才松了一口气,其他人也不能不服她,不仅管理有一套,做业绩也不比任何人差。但是,大家也都看出了问题! 虽然是第一,但和第二名的董强也就多了一百多万,售出房源数量和客户的相关转化数据,也基本和董强持平。 要知道,之前她协助蔡晋做管理做方案,分走了一半的精力和时间,那时候只是顺便做一下业绩,她仍能和“最强罗汉”董强打个平手。 现在专职做置业顾问了,却还是平手,这显然不是她的真实能力。虽然和她是同期培训,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越来越看不透她了。 比她年长的开始有所忌惮,年纪小的则开始心生害怕,不敢再如从前那般随意,也从亲近亲密变成了敬重。 二者也是蔡晋给林子苏留下的最大“遗产”,即:她在团队里的领导力和威信力,尽管林子苏自己主动“下野”,可她的领导和威信早就先入为主深入人心,无人可以撼动。 尤其是团队中那几个年长且工作经历丰富的董强、王宏伟、李封、武荃等人也都对她尊重和信服有加,实行了经理轮值,可还是没能摆脱凡事与她商量和请示的习惯,这几乎成了罗汉团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不仅如此,所有向上的沟通和请示,也仍是由林子苏负责,这一点没办法,因为这是周瑁远、杨玫唯一认可的“令官”。 所以,正如蔡晋所愿,罗汉团队的实际掌控权还是在林子苏的手里,轮值经理董强也不止一次帮林子苏背书,表示感谢林经理能给予我们锻炼的机会。 有了这样的“洗脑”和暗示,大家都心照不宣,默认了林子苏的第一领导权。 自从罗汉团队进场后,蔡晋就撤掉了案场所有人员,包括总部派驻的策划专员,他也跟林子苏说了,让听得见炮声的士兵做决策,罗汉团队既是士兵,也是将军,还是军师。 他们既要实战销售,也要懂带兵打仗,还要懂营销策划、懂策略规划,否则和之前的太一没有两样。半年,一年后,照样堕落。 所以,罗汉团队自正式进入案场开始,他们就没有了策划专员,每次方案,不论年度营销计划,还是季度、月度,甚至一场节日活动方案,他们都是群策群力,共同完成。 而林子苏作为罗汉团队唯一一个有策划经验的置业顾问,就成了活动方案的主笔者和脑暴会的主持者及领头羊,以前头脑风暴,基本上都是蔡晋、林子苏发言献策为主。 但四月份第一次脑暴会,风气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罗汉草堂”读书会积累的存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大家根据林子苏拟定的脑暴问题,纷纷争先畅所欲言解囊献策。 每个人都能言无虚发,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个变化,这也让大家意识到“罗汉草堂”的存在必要性,也终于领会到了林子苏的卓越远见,敬服她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和眼界,对她更是拥戴无疑。 正因如此,使得罗汉团队第一次独立召开的脑暴会,比想象得还要高效,林子苏又是PPT提案高手,在和大家脑暴交流的同时,她就能嘴到脑到手到,那个速度和反应,令人不能不叹服。 大家的一个创意点才讨论上道,她那边就已经梳理好了简约易懂的创意条陈,并同时完成初步的排版美化,使得大家的讨论交锋和思想碰撞丝毫不受影响,非常顺畅地展开下一轮的优化讨论。 罗汉们即是18双眼睛、18双耳朵、18张嘴,但默契起来就是1双眼睛、1双耳朵、1张嘴,有时候那种默契到了难以置信的整齐划一,让大家都禁不住捧腹大笑。 就是这样的默契,使得罗汉团队的第二季度营销方案仅用时两个小时就圆满完成。 这样紧张、高效、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对工作都有了极大的热爱和兴趣,彼此间的信任也与日俱增,有困难一起上,共同学习成长。 不论工作多紧张,节奏多快,反而都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人生体验,这让他们展现出一种自信、友爱、积极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愿意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互帮互助。 云连销售案场的巨大变化,也让进入案场的客户都深受感染,对案场、对项目、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