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给杜如画他们一百两银子。 他现在降到五品的小官了。 每个月的俸禄,也就二百两银子左右,外加节日发放一些米面之类的。 其中一半的银两都给了杜如画。 还要拿出五十两的做善事。 预留二十两做平常的应酬。 这剩下的三十两,自己花都不够,更别说养正妻和两个孩子了。 哎! 也就是在这时,上官清深有感触。 怪不得清流一派,都不纳妾。 他们是真的养不起啊! 其实过成今天这种局面。 先不说跟贺颜每天都找他们的茬有关。 嗯, 就是杜如画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比如杜家的那些个穷亲戚。 在得知杜如画给文阳侯爷做了妾室后,竟然一波又一波的进京探亲。 他们说是来恭喜的。 其实大都是在府里吃吃喝喝。 就这还不算。 临走的时候,还要带上一些京城的特色礼物。 虽然钱财是杜如画出的。 可她不够花了,还不是要找上官清要。 这跟他花的又有什么区别? 又比如杜如画的那些个弟弟。 其中一个的年龄,差不多十四岁了。 杜如画想让上官清给自己弟弟安排个差事。 上官清自然不会答应。 清流一派,就连自己家子弟都是靠着真才实学上来的。 还有她的二弟弟。 杜如画想让上官清给找个书院学习。 但京城的书院,杜如画的弟弟都是进不去的。 京城的书院。 你想上,只有两种方法。 要么就是需要花大把的银子,要么就是有钱。 但她弟弟一没真才实学,二也没大把的银子,自然也进不了书院。 上官清对杜如画说:“不然,我亲自来教导吧,还能省下不少钱。” 但人家偏偏不乐意。 甚至为此还和上官清冷战了好久。 最可笑的是,杜如画的娘,竟然要他回瀛洲老家那边摆酒席。 上官清就很无语了。 你们全家都搬到京城了,还回老家干嘛? 就是为了炫耀? 可他们清流一派,最不屑的就是炫耀。 如果是正妻就算了。 杜如画只是一个妾而已。 她们还真的把自己当一回事。 最让上官清受不了的一点。 杜母竟然说他们上官府的饭食,比不上她们在老家吃的。 如果上官清没记错的话。 杜父是个猎户,田地没多少,平常在家连饭都吃不跑。 是杜如画救了上官清后,他每隔几个月就寄五十两银子过去,他们家才能过上正常人生活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