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衣人也不想再周旋,靠近宋吟知耳边:“小主,动手吧。” 宋吟知狠下心来,伸出刚刚趁乱藏在袖口的半截箭矢,迅速翻身,朝身后的黑衣人胸口刺过去,黑衣人一副受惊的样子,顿时朝地上直直地倒下去。 宋吟知擦了擦脸上溅上的几滴血,朝萧臣朗走过去。“给王爷添麻烦了。” 萧臣朗眼神探究,接过听风递过来的手帕,一边擦手,一边对宋吟知说到:“我竟不知,宋姑娘有如此身手。” 宋吟知回到:“王爷谬赞了,家父统领绥州军队,小女耳濡目染,会的两下拳脚功夫,花拳绣腿罢了。”刚刚打架时,宋吟知刻意改变了出招方式,想必应该没人能看出来她以前的训练痕迹。 萧臣朗没说话,倒是一旁的听风,拔出配剑,直直逼上宋吟知,开口:“王爷,对她说那么多干嘛?本想让那黑衣人直接给她了结了,既然刺客那么没用,现在就交给我吧。” “等等,听风将军这是何意?”宋吟知往后退了两步。 “陛下说了,有姑娘在一日,王爷就不得不娶你,我还正计划着哪种死法能让姑娘死得顺理成章些,没想到这好运气来得是这样快。”听风剑指宋吟知,毫不客气地说着。 “王爷城外遇刺,宋姑娘不幸死于刺客之手。大家也只能说姑娘命薄,这样,谁还能逼王爷取亲?” 宋吟知没有反驳,接着问:“难道王爷也这么认为?” 萧臣朗满不在乎开口:“你待如何?”今日父皇确实用母后的丧仪和谥号要挟他娶妻,听风刚才说的,他也不是没想过。 宋吟知突然开始大笑起来:“哈哈哈,真是好笑。” 听风把剑靠近了些:“你疯了,笑什么?” “我宋家满门死于卫国的战乱中,而我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受皇恩来到京都,就这么死于一些肖小刺客之手,天子脚下都护不住小女子我的一条命,边陲的百姓们又当如何猜想?京都的守卫、一国王爷的身边人都软弱至此,如此兵力,岂不是让别国笑掉大牙。王爷可要三思啊。” “我只当宋姑娘身手了的,原来口齿也如此伶俐。”萧臣朗不痛不痒地回复。 宋吟知把脖子上的刀剑向外挪了挪。笑道:“王爷想杀我,也不急于这一时。” 萧臣朗点点头,“说的也是。”然后示意听风放开她。 听风愤愤地把剑拿下来,送萧臣朗上了新赶来的马车。宋吟知松了一口气,顶着听风闷恨的目光,也跨上这马车上去。 两人重新坐在马车上,宋吟知一手用帕子捂着脖子,两次三翻地被剑指着,脖子上也留了不少血,刚刚在外面天气寒冷,不知疼痛,这会儿进了遮风的马车里,方才觉得刺痛。 萧臣朗围着大氅斜躺着,眼神讳莫如深,盯着宋吟知看。 宋吟知撞上萧臣朗视线,见对方半天没有动作,才开口道:“王爷这样盯着我是何意?” “刚刚你说本王杀你不急于这一时,那你说,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良机?”萧臣朗淡淡开口。 “小女如今不过丧家之犬,王爷何必因为我惹怒陛下。” “喔?说说看。” “王爷想杀我,不就是因为…”宋吟知犹豫一下继续开口:“因为陆贵妃生前慈悲,为我求的一纸婚约。” 提到陆贵妃,萧臣朗抿了抿唇,“继续。” “小女身份卑贱,承蒙皇恩来此,自是不敢肖想晋王妃这般尊贵位置,陛下要求王爷娶我,也是为了宽慰仍在戍守边疆的我爹部下,我爹为国战死沙场,而新的绥州总兵是我爹的亲信,只有我平安顺遂,他们才不会对皇家灰心,陛下才能放心绥州边防。” “所以我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 萧臣朗有些欣赏地点点头,“所以呢?”萧臣朗要不是顾忌这点原因,宋吟知来到晋王府的第二天就会因为水土不服,身感重病,然后过不了多久不治身亡。 宋吟知回到:“既然我不能死,那这个婚也不能退。”宋吟知沉默片刻继续道:“我猜,听风将军急于杀我,是因为今早陛下对王爷说了些什么吧。” 萧臣朗低垂眼眸,不否认。 宋吟知看这情况,看来是猜对了,然后又继续开口:“其实,王爷应该也没想过要杀我吧?我来王府一月有余,若王爷真想杀我,有太多的方式,比今天黑衣刺客来得更加合理。但王爷没有。” 萧臣朗把玩着右手食指上的白玉扳指,淡淡开口:“你的意思是,我故意留你一条命?笑话。”: 宋吟知犹豫了一下,继续道:“我猜,是因为贵妃娘娘。就算陛下等得,殿下等得,贵妃娘娘也等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