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30,天还没亮,唐帆在床上睁开双眼。 她一动不动地平躺着,静静等待着。 很快,一阵拖沓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伴随着刻意压低的的询问:“小帆?起床了吗,出来吃饭吧。” 闻声,唐帆揉了揉眼睛,一副刚醒的模样:“我知道了奶奶,我马上出去。” 眼前是一个佝偻着身体的苍老妇人,她的眼珠阴翳,近乎盲人。 在听到她应声后,老人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缓慢地走出房间。 直到奶奶彻底离开,她才坐直身体,开始复盘近期了解的一切。 这里是经历末日的废土世界,而她,是在一周前刚刚穿越过来的。 她原来叫唐帆,是个兢兢业业的设计师,由于加班加的太狠,她毫无征兆的猝死在公司里。 本以为解脱了,没想到再一睁眼,她竟然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还穿进了这个同名的身体内。 这里频发战争,曾经繁华的城镇只剩断裂的残垣,到处都是已经风干的血迹和残肢。 但即使如此,幸存者并不少。许多人躲藏在防空洞和废楼里,等待着救援。 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政府清理出一个叫做“基地”的安全区,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末世的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分配。所以,他们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多劳者多得。 基地内的所有人严格遵守这项规则,可老龄化的严重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能工作的老人,他们被排挤在社会之外,基本的温饱都是问题。 许多老人和孩子到城中心抗议,引起不小的轰动和影响,可基地的高层不打算理会,不仅如此,为了把这些对基地建设没有作用的人筛选出去,他们再次颁布新规则—— 基地将会分割为“内城区”和“外城区”。有工作能力的人留在内城,为新世界创造秩序,其他人则搬到大门之外,由武装军队为后者清理出一块新的安全区。 内城的大门紧紧闭合,如同一个隔绝两个世界的高墙。 虽然他们声称每周都会派发物资,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饿死,但事已至此,人们很难乐观。 果然,这个情况只坚持了两个星期,那之后,大门再也没有打开。 外城被强制脱离。 为了不被饿死,这些老人孩子组队走出城门,前往就近的废城找寻物资。 抱着“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的想法,他们合理利用资源,不停建设城区,竟真的就这么活下来了。 和内城对标于文明社会的繁华风格不同,外城的秩序简单许多。除了基础的杀人、放火、破坏基础建筑不被允许,其他百无禁忌。 混乱的新法规初见雏形。 有了规则,就会有对应的执法人员。最初是几个年纪较小的自发组成护卫队,渐渐的,这个队伍也开始日渐壮大,不少人抢破头地想要加入。 原因很简单,工资高。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在外城的人财富差距开始拉大,小孩和老人每日靠着少量食物苟延残喘,集中生活在最为穷困的贫民窟内;而少部分具有经商头脑的中年人在暗处大肆集纳物资,开店、交易食物、创建交易币……短短便已经建立了独属于外城的经济链条。 商人们集中掌握着资金和生活物资,成功跃层为最高政府。而普通人只能被迫适应,不然即使冒着风险出城,也很难在被搜刮干净的废城里找到食物。 和现实社会差不多,想要工资就得找工作,而想要工作就得有高于别人的能力。 于是护卫队理所应当的成为薪水福利最多的职业。他们的工作任务很简单,每日巡逻城内外的环境,警惕被偷袭。 可单一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弊端,老弱妇孺连最底层的工作机会都找不到。 迫不得已的,他们只有出城碰碰运气。 外面危机四伏,几乎每次都会有人失踪。 所以,为了人口不再负增长,护卫队的差事多了一项——救回受伤的居民,并记录失踪者的身份信息。 而唐帆,就是前几天被护卫队带回来的。 她当时晕倒在一条小巷内,浑身淤紫,像是伤势过重被丢弃在这里的。 所有人心照不宣地想要离开,只有李奶奶心善,硬是将她拖上了救援卡车。 可一番检查后,除了她胸襟上印着“唐帆”的名字外,什么信息都没找到。 她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又没能继承原主的记忆,只能假装自己失忆。 没有人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