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四年级林维夏转学来她们成为好朋友这件事。 居然有人连她会交朋友都能夸。 不过那时候小小的南欢对此很受用。 温和对南欢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大到心态调整,小到过马路要小心。南欢有时候都快以为他是她流落在外的亲哥哥了。 而林维夏大概就是她流落在外的亲姐妹。 林维夏刚来班级时谁都不乐意搭理,小小年纪却一副生人勿近的气场,就是孩子们经常说的“酷”,同学们对她都很好奇,也有女生为了拉近关系和她说赵南欢的事,妄图拉林维夏进她们的小团体。 不过林维夏的“酷”是由内而发的,用大人的话说就是“犟”——叛逆,两个女孩子友谊的开始就是林维夏的这股子叛逆劲儿,别人不让她干什么她偏要干什么。 不让她和赵南欢玩她就偏要。 不过林小姐长大后说那是她不愿回忆的中二时期,酷都是装的。 小孩子的友谊很简单,赵南欢和林维夏的友谊就建立在上课讲小话被抓包,放学一起吃炸串这些小事中。 南欢不懂得人生什么意义,但那时候她的大部分意义都来自于朋友,她觉得她很得上天眷顾,身边一直有人陪伴,从不觉得孤独,也没觉得被孤立。 哦,不对,林维夏说别人讨厌你,你也可以讨厌别人,别人不跟你玩,你也不跟别人玩,在我们的角度,我们才是孤立他们。 她说,不可以说“被孤立”。 南欢后来笑她是个哲学家,是她人生的启蒙大师。 不过她确实是,如果林维夏没有转学过来,温和也升入了初中,她一个人就会想没人一起玩会是一件很难过的事,虽然她从来没和谁说过。 那时候她也不是真的明白了什么换角度考虑问题的大道理,只是单纯觉得一直有人一起真好。 她希望一直可以有朋友一起,一起想一些她一个人想不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