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钱,郑秋云自然愿意,不吃白不吃。 她又找来了赵大虎,陈二狗和翠花,跟他们说了这事。另外让孙少延写了请帖,送到何严和李掌柜家里。 这天,赵大虎给带了一挂炮仗,他们在门口点着了。爆竹声中,越来越多的人提着东西过来。 “秋云,我给你拿了只鸡,你可不要嫌弃。”冯少延的娘站在门口,却不进去。 按照郑秋云的意思,房子周围铺了青石板,下雨天不至于泥泞。这青石板模样好看,她却不敢下脚踩。 郑秋云出来迎客,“大娘,不用拿东西来,你进来坐。” 她摆手,“那不行,这是基本的礼数,要不然你就是看不起我老婆子,觉得我寒碜。” “哪能呢?”郑秋云只好让赵大虎把鸡提进去,却见到这大娘后面还有几个人,也是提着东西,一脸惶恐。 他们问:“秋云,这会不会给你踩坏了。” “你们尽管踩,要是坏了就是李匠人没修好,我还要找他算账呢。” 他们这才敢把脚放上去,还互相搭话:“没坏,真没坏。” 赵霖琅与赵慧珍结伴而来,赵霖琅送了一双棉布鞋,鞋底是她自己纳的,阵脚细密,鞋面绣着小花。赵慧珍学了写字,给郑秋云带的是她抄写的一个画本子。 何严吩咐随从先把老参放进屋子里,他才来与郑秋云祝贺:“恭喜姑娘,乔迁新居,日后必然红红火火,诸事顺利。” 郑秋云笑道:“那便托何老爷吉言了。” 李掌柜匆匆忙忙赶来,送的礼物十分豪气,“秋云,我在县上有个小铺子,便送给你用来卖月饼吧。” 那月饼颇受欢迎,他觉得不该只有中秋的时候才卖,平时也可以当成小糕点吃。 郑秋云推脱:“那可万万使不得。” 李掌柜立马透露商人的本性,“我的酒楼也需要月饼,你半价卖给我,怎么样?” 谈到生意,郑秋云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倒是可以,不过你得先帮我找人打理铺子,我派两个人过去学习。” 赵慧珍识文断字,赵霖琅是个心里有主意的。这两个人不该在作坊里整日磨粉,郑秋云有意培养她们。 各取所需,李掌柜一口应下。 人都来的差不多了,郑秋云便带他们参观新宅子。 推开木质的大门,便进了院子。院子宽敞,往右顺着小路走,有高树假山,小桥流水,亭台水榭。 “这哪来的烟,这么凉快?”李掌柜伸手去抓,感觉到一阵凉意。 郑秋云给他解释,“那是冰块化的水雾,被风扇吹过来的。” 郑秋云指着风扇让他们瞧,“温平这孩子细心,说是夏天炎热,制出来这个风扇。这个风扇是水动的,屋里面还有脚踩的。不过现在天气尚可,屋里的暂时用不到了。” 何严感叹道:“这东西真好。” 如果穿过拱门,便是后院居住的地方,郑秋云没带他们进去看。在外面绕了一圈,他们就从另一个门回到院子里。 院子的前方和左面,是屋子。他们先去参观前方的会客厅。 会客厅面向南,阳光充足,屋子里十分亮堂,正上方供奉的是一个卷起来的圣旨。 何严见大家仿佛都见过,他也没有再问,免得漏了怯。 正前方有两把椅子,旁边也是木质的椅子。左边有张方桌子,上面放着茶具。 右边一道帘子隔开,拉开后,里面与外面的风格很不相同。 正中间也是一张桌子,但是颜色浅淡,也稍微矮些。桌子上摆着他们没见过的小玩意。旁边是矮些的凳子,但是摸起来非常柔软。 靠着墙的,还有一排书架,放的净是些话本子。 郑秋云拿起桌子上的五子棋,“这是五子棋,长相与围棋类似,但是较为简单。黑白两方,谁先连成五子,谁便赢了。” 郑秋云又笑着解释:“若是何老爷,李掌柜来做客,我们便去左边桌子上喝茶谈事。若是赵慧珍,赵霖琅等人来寻我,我们在这帘子后的房间里,自有我们的乐趣。” 何严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一时忘记了郑秋云还是个姑娘,喜欢这些小玩意再正常不过。 左边的庖厨,李匠人正带着他师傅和师兄参观。 他兴致勃勃地介绍:“你们不要小瞧这个炉子,这是和墙的内里连在一起的。冬天烧上火,整个房间屋子都是暖的。” 他师傅问,“为何刚才院子里总有凉爽的烟雾缭绕。” 李匠人故意不跟他说,指着一个门岔开话题,“那边是浴室,我就不带你们参观了。我只是告诉你们,里面的水是可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