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路上路过杨家,正好碰见出门的杨家大哥,向晴坐在车里听着他们兄弟两叙旧,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面前的人。 车外的杨疏朗看着是马上要去上班的样子,带着一副金丝眼睛,和杨疏桐看着就是亲兄弟的长相。 杨家是后来发际的,到了杨疏桐他父亲这一辈才算勉勉强强的在京市的圈子里立住脚跟,幸好有两个好儿子,一个老大工作能力好,上任不到五年,公司的收入直接翻番。一个老二长相好,不知道多少千金小姐有过好感。 和后来发际的杨家不一样,孟家也算是有些积累,几百年传下来的祖业,哪怕是不工作也足够让他们在老本上吃个几辈子了。 孟家祖辈从江南迁来京市,祖辈富裕,就是京市这种寸土寸金的地也有一座山,在郊区的半山腰上盖了个江南样子的庭院,中间是别墅,但周围的花园全是从江南找的工匠一点点种出来的,还专门找了人在花园里挖了一条人工河,河道尽头还修了一个亭子,周边都围上了帷幕,只能影影约约看到里面的人。 孟父孟母在亭子里喝茶,看到杨疏桐的车进来了赶忙迎了上来。 向晴站在院子里,手抚过旁边的一枝花,脑海中的机械音随之响起。 “感谢宿主触发孟家故事线,以下为主要人物简介,详细版本将以书本为载体发放至宿主的书房中,请及时阅读。 孟宪,您的父亲。周颂文,您的母亲。 请宿主尽快找到正确相处模式,以防人设出现问题。” 向晴强行挤出一抹笑,这简介,还真是简洁啊! 看着走过来的孟家父母,向晴总算知道为什么这位孟小姐的衣柜里全是旗袍了,合着家庭影响。 周颂文也穿着旗袍,细白的手腕上挂着一串绿玛瑙的珠子,乌黑的头发用玉簪随意娩在脑后,簪子上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摇晃,更显风情。 她挽着孟宪的胳膊,娇俏的笑着“怎么来的这么早的呀,我们原还想着喝壶茶慢慢等着,结果茶还没泡,你就来了。这就忙不迭的跑过来接你们了。” 向晴听着母亲夹枪带棒的一番话,也不敢有任何表示,谁知道这是不是她们母女相处的方式,毕竟一旁的孟宪还是一样老神在在的盘着手里的佛珠。 杨疏桐可没有什么顾虑,站到向晴前面挡住周颂文的视线“那还是我们不是了,应该提前和妈你说好,让您好好梳妆打扮一下,免得又卡粉了。” 孟宪看着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的周颂文,开口找补“也是你妈太想你们了,先进去吧。她特意给你们准备了一桌子菜。” 看着周颂文一看就没沾过阳春水的手,向晴对于特意准备有了点认知,估计在他们两眼里,和下面人说一句就算是特意了吧。 菜准备的是不少,不过大多是江南的菜色,看着杨疏桐放下的嘴角,谁看不出来这场孟家父母就没准备给他好脸色看,向晴想了又想,还是没搞懂孟家父母哪来的脸看不起杨疏桐。 不过都是成年人了,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撕破脸,大家都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心照不宣的掀过这一页。 周颂文像看不出来气氛尴尬似的,带着笑意坐在八仙桌旁“先吃饭吧,我还让厨房做了螃蟹,阿晴,你试试。” 说着就夹了一筷子蟹肉到向晴的碗里。 向晴舔舔唇,像猫一样的笑起来“谢谢妈妈。” 却没去夹螃蟹,只端起一旁的杯子“妈妈爸爸,我敬你们,这些年你们照顾我也辛苦了。” 这话就是假的了,这种家庭的孩子哪里轮得到父母亲自照顾,从小到大这位孟小姐怕是和保姆在一起的时间都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 孟宪喝这杯酒喝的到是心安理得,一杯酒下肚,眼睛都红了“我还记得你小的时候,就那么小一个,身体又不好,老是生病,现在都长这么大了,长大了也是,前几年……” 周颂文连忙在一旁打圆场拦住话题“你爸爸酒量不好,这一下就喝醉了。老公,你要不要先上去休息一下,别在女婿面前丢脸了。” 一旁的管家也一个箭步上前,将孟宪送回房间。 孟宪一走,这个桌子的氛围骤降,杨疏桐连装都不装了,直接冷着脸将筷子拍在桌上“我也吃饱了,你快点,我下午还有事。” 周颂文也挂不住脸上的表情,只好劝着向晴“要是着急,你就把碗里的螃蟹吃了就走吧,别耽误时间了。” 看着紧盯着自己不放的周颂文,向晴忽然有一种异样感。 从早上起来时想到碗里的螃蟹,向晴眼神忽然一亮想起了什么。 今天杨疏朗和杨疏桐聊天时提到海鲜“我夫人怀孕之后体质变了,忽然就对海鲜过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