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娘靠胭脂水粉的营生起家,如今她的脂粉铺子已经遍布江南,但在长江以北,知道蔡记胭脂的还是少之又少,她此次来京,就是为了将蔡记胭脂的名声在北方打响。 陆染答应蔡大娘在京城为她寻一家位置优越的店面,张罗生意。 蔡大娘为人豪爽,承诺她只要胭脂铺生意兴隆,可以给陆染分红。 然而陆染打听了一圈,好的铺位早就被占了,能够租到的,要么位置不够好,要么租金实在太高。 选来选去,陆染另辟蹊径,看中了青云观门口的一间空铺位,那里现有的几家店面做的都是香火生意,兼夹着几家小吃摊点,卖胭脂水粉的从来不会考虑那里。 但其实自冯杭到了青云观后,去烧香祈愿的女子就多了许多,有的姑娘去只为能见上冯杭一面。 如今冯杭又被圣上尊为仙师,青云观更是香火鼎盛,年轻女子去祈求姻缘的络绎不绝。 陆染动了这个心思,便开始积极落实。 贺连寻、冯杭安定门入城那天,小琼一直跟在陆染身边,加之近日圣上喜迎仙师、疫病案水落石出、陈家父子落马等一系列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蔡大娘与小琼也都知道了陆、贺、冯三人的真实身份。 “姐,闹了半天,原来咱两是同行啊。”小琼如是道。 陆染讪讪,“事急从权,当时害怕暴露身份就没有如实相告,实在抱歉。” 蔡大娘不以为意,“这么说来我帮了你,等于是帮了贺连寻和冯杭,他们两现在可炽手可热的很,这笔买卖只赚不亏。” “再说我是生意人,在乎的不是你的身份,是你能不能帮我把营生做成。” 蔡大娘不以身份取人,陆染很是感动,“蔡姐放心,胭脂铺的生意我一定尽力而为。” 一个月后,蔡记胭脂铺在青云观门口正式开张营业。 陆染为了造势,特意提前去找了一趟冯杭,交给他一张写了三句台词的纸张,拜托他一定要背下来。 “胭脂铺开业那日你记得回趟青云观,再装作不经意从门前经过,说完这三句话就成。”陆染笑眯眯道。 冯杭拿着纸,三行字看了半柱香,陆染两碗茶盏都已经喝干,仍没见他点头,忍不住催促道:“怎么样,背下来了吗?” 冯杭为难地看向陆染,“……我是个修道之人。” 陆染,“嗯,我知道呀。” “这么说……不合适吧?” 陆染,“合适呀,这有什么不合适?修道之人也有欣赏美、评价美的权利啊。” 冯杭,“可我还是觉得……” “哎呀,你不要可是可是的,我就问你,在安定门要不是蔡大娘愿意帮忙,把你的银票换成了碎银子,你们有那么容易进城吗?” 冯杭,“没有。” “是呀,那既然人家帮了你这么大的忙,现在就让你说三句台词,你都不愿意?这就是你所谓的修道之人?”陆染试图给他洗脑。 一瞬间,冯杭脸上出现了纠结与松动,陆染抓准时机,“哎呀,别犹豫了,我知道冯仙师最是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一定不会拒绝对他有恩的蔡大娘的,对吧?” 冯杭,“……那我试试吧。” 胭脂铺正式开业的当日,橙露与陆染一起去了青云观。 她们二人特意抹上了蔡记胭脂,一边在门口当活招牌,一边揽客,给进店的姑娘们热情推荐,帮忙试色。 冯杭今日会回青云观的消息,在陆染的不懈努力下早就不胫而走。此时青云观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年轻女子,左右无事,许多人便都进了胭脂铺挑选起来。 加之祈愿完下山的人群,见了新开的店面也觉得新鲜,蔡记胭脂铺在开业的第一天,人流量爆满。 陆染一边给对面的女客举着铜镜,一边夸赞道:“看,多漂亮呀,姑娘你本来就生的标致,就是平日里打扮素净了些,你看,涂上了胭脂人就更显气色了。 女客看起来也很满意,“嗯,那就帮我拿这一块吧。” “姑娘,今日我们开业大酬宾,买两块胭脂第二块半价,你看要不要再带上一块?” 女客犹豫了下,“那这块豆沙粉的也一起包起来吧。” “好嘞。姑娘,这是我们的眉粉,送你一个小盒子试用,若是用的好,下次记得再光顾哟。” “好。”女客接过陆染递过来的袋子,开心地出了门。 铺子里生意红火,正在这时,却听几个女子突然兴奋地指着门口道:“仙师,冯仙师回来了!” 经这一声提醒,原先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