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最先知道消息罢了。 木匠皇帝得继大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其实应该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坏就坏在,东林党人,想要搞事情啊。 曾经他们被楚党,浙党等联合起来,压制了十几年。 如今一朝得势,怎么能善罢甘休。 而楚党,浙党等联盟,因为熊廷弼和姚宗文的事情,彻底破裂。 东林党首先就对楚党的党魁官应震下手了,弹劾官应震昏庸无能,在其位不谋其政。 要说东林党喷官应震,其实也没有喷错。 官应震一直是户部给事中,这几年,户部的库房,空的能饿死耗子。 而辽饷,户部更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为了筹措辽饷,只能给全国加派税赋。 这种情况,户部的每一个官员,都有责任。 不过官应震不愧是九头鸟,一看时势不妙,赶紧辞官跑路。 官应震一走,楚党也算垮了。 但朝廷的斗争还在继续,东林党可是些狠人,狠起来,就连自己人都敢斗。 杨涟被弹劾,竟然没有人为他说话。 杨涟只能可怜巴巴地上奏自辩,可怜巴巴地诉说当时的情况,希望得到木匠皇帝的支持。 木匠皇帝现在本就想掌权,更想将王安给办了。 现在有人弹劾王安和杨涟,木匠皇帝心中可是太高兴了。 但木匠皇帝却没有顺势而为,同意杨涟的辞呈,反而安慰杨涟,同时不痛不痒地驳斥了流言,再没有其他的表示。 太监王安更没有将这则流言放在心上,他一直和汪文言秘密联络,在宫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太监王安稳如老狗,汪文言也丝毫不惊,但帮他们联络的许仪俊,却心惊肉跳。 在宫中安插眼线,在大明朝,可能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作为其中的小角色,性命却不太保险。 许仪俊觉得这两人胆大包天,很可能会出事情,导致他被连累。 许仪俊来到街上,递了情报回去,同时恳求离职。 这里太危险了,他不想干了,请求回去。 …… 九连城,总督府中,杨延武拿着许仪俊给的情报,还有许仪俊请求回归的申请。 杨延武其实觉得许仪俊得到的宫廷消息,对兴义军的作用并不大。 但杨延武觉得这些消息,能够让他保持警醒。 因此杨延武并不打算让许仪俊回来。 当然杨延武也不会不顾及许仪俊的安全。 杨延武给了许仪俊一条建议,既然王安这条大腿可能不稳,就换一条稳一点的大腿抱。 太监都是爱财的,而兴义军给许仪俊的经费非常充足,许仪俊完全可以勾搭上木匠皇帝宠信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