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仁家女儿的婚事,也该提上一提了。” 朱元璋说道。 这秋天已到,冬天一过就是明年了,朱标就十六了。 按照大明律法,男子十六即可成婚。 这与常遇春之女常婉的婚事,是娃娃亲,也该到了定日子的时候了。 马皇后立刻道:“放心吧,这事我心里记着呢,明年我会召蓝氏过来,好好商议商议。” 自己儿子的婚事,还是头一个,马皇后上心程度是一点都不比朱元璋少。 溧水县。 苏璟别院之中,两人都在搞着望远镜。 朱标继续做着单筒望远镜,而苏璟则是不断的打磨调试着天文望远镜。 虽然上次已经送了十个回去,但朱标也明白望远镜的重要性,十个必然是不够的。 多做些,对于前线的将士们来说,那和救命无异。 苏璟则是为了看秋天容易观察的深空天体。 两师徒都怼着望远镜,倒是相当的和谐。 只不过远处监视的拱卫郎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自己又不能接近的太过,两人干的又是一件事。 这到时候汇报,怕又是要被朱元璋责怪了。 怎么就不能干点着正常的事情呢? “苏师,您真的就没想过成家吗?” 朱标打磨着镜片,随口问道。 在他看来,苏璟如此学识,家财也多,到了这般年龄,应当是该成家了。 常言道成家立业,苏璟这业都不知道立了多少了。 苏璟笑道:“你个小屁孩问我这个做什么,我着什么急成家。” 现在的苏璟不过二十出头,成家这事,反正他是没想过。 朱标立刻道:“苏师,学生不小了,等今年过完年便十六了,到时候便可以成家了。” 对于自己的婚约,朱标也是十分清楚的。 常遇春的女儿常婉,他也见过,是相当不错的女子。 苏璟一愣,倒是忘记大明男子十六就能结婚了。 他看向朱标道:“怎么,你家里已经帮你定好婚约了?” 自己徒弟非富即贵,早有婚约这种事,也可以理解。 “嗯。” 朱标点点头道:“没错,是我父亲好友的女儿。” 常遇春说是朱元璋的好友,倒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苏璟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继续问道:“那么,你家可有说好,完婚是什么时候?” “未曾,不过大约不会太晚。” 朱标如实回答道。 苏璟淡淡道:“那我给你的建议,若是完婚,要孩子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频繁。” 对于生育,苏璟了解的不算多,但他知道,女人若是太早生孩子的话,对身体的负担是比较大的。 尤其在明代,医疗技术不怎么发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为何?” 朱标疑惑道。 在古代,或者说在现在,结婚生孩子都是越早越好,老朱甚至鼓励多生孩子。 因为现在是明初,战乱刚刚过去,人口数量处在一个较低的点。 而发展一个国家,在封建社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生孩子。 人口多了,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苏璟说道:“我知道一个人,他结婚挺早的,不过17岁,然后他的老婆在七年间生下了两子两女,然后身体再也承受不住,他的老婆就撒手人寰了。” “如果你不想重蹈覆辙的话,那最好听从我的而建议。” 解释什么生育知识这类的,苏璟没兴趣,因为他也说不明白。 他所说的,正是原本的未来,朱标会经历的事情。 朱标和他的妻子常婉完婚后,一共生下了四个孩子,在第四个孩子朱允熥出生十一天后,便直接死了。 此刻的苏璟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用朱标给朱标举例。 朱标闻言,脸色也是变得凝重起来。 虽然他还在还没有和常婉完婚,感情上可能没那么的好,但朱标绝不会希望常婉,自己未来的妻子因为多生孩子那么早就死了。 “苏师,学生明白了,学生一定谨记。” 朱标无比认真的回答道。 尽管苏璟只是简单的举了个例子,连具体是谁都没说,但朱标依旧无比的信任。 或者说,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苏璟不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