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见了,成了他们的意外之财,也算缘分。不过陈平安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前些年当地百姓,上山下水,翻箱倒柜,刮地三尺,就为了寻觅祖传宝贝和天材地宝,然后拿去牛角山包袱斋卖了换钱,再去龙泉郡城买豪门大宅,增添丫鬟仆役,一个个过上以往做梦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
最后终于开始六步走桩,已经足足三年放下撼山谱三个拳桩没有练习,略微生疏。
陈平安在一楼写了几封信,打算分别寄去山崖书院、青峡岛刘志茂和顾璨、梳水国宋雨烧所在山庄,其中寄给顾璨的那封信,还要帮忙捎话给珠钗岛刘重润。至于寄给刘志茂的飞剑传讯,则提了一下春庭府女官红酥的处境。
此处香火不断太旺盛,比不得埋河水神庙,大半夜还有千余香客在外等候,苦等入庙烧香,毕竟龙泉郡一带,百姓还是少,等到龙泉由郡升州,大骊朝廷不断移民来此,到时候完全可以想象这座大骊江神庙的热闹场景。
岑鸳机心中叹息,不管了,还是安心习武吧。
陈平安既没有请香烧香,也没有做出任何礼敬举动,待了片刻,就离开大殿,走出占地广袤的祠庙,原路返回。
一个莲小人儿破土而出,身上没有半点泥泞,咯咯而笑,拽着陈平安那袭青衫,一下子坐在了陈平安肩头。
陈平安加快步伐,越走越快。
陈平安带着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一起走向竹楼那边的崖畔石桌。
像先前陈平安路过的那座祠庙,神像高不过一丈余。
陈平安没觉得他们这般做,就是错了,只是觉得即便要卖,也该晚一些出手,价格只会更高,同样是一件仙家器物,晚卖几年,翻几番都有可能。
回到龙须河畔,陈平安顺流而下,对面的道路,已经拓宽为龙泉郡驿路之一,曾是陈平安第一次出门远游的离乡之路,最早的时候,身边就只跟着一个红袄小姑娘。
最早小镇上的福禄街、桃叶巷那四大姓十大族,已经大变样。
刘志茂大难不死,如今不但已经安然走出宫柳岛水牢,重返青峡岛,并且摇身一变,与刘老成一样,成了玉圭宗下宗的供奉,并且排名第三。当年对青峡岛落井下石的书简湖诸多势力,估计要吃不了兜着走。至于青峡岛内的弟子、供奉,估计更要吃挂落,例如那个万般谋划都以师父刘老成必死作为前提的聪明人,素鳞岛金丹修士田湖君。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步入其中,古柏郁郁,多是从西边大山移植而来。
所以老话说的做人留一线,还是很有道理。
陈平安走远之后,他身后那座没有匾额的祠庙内,那尊香火凋零的泥塑神像,涟漪阵阵,水雾弥漫,露出一张年轻妇人的容颜,她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如何对他人给予善意,是一门大学问。
陈平安叹了口气,“那行吧,什么时候后悔了,就跟我说。”
陈平安坐起身,手腕拧转,驾驭心神,从本命水府当中“取出”那枚本命物的水字印,轻轻放在一旁。
两枚印章,终于都不再形只影单了。
陈平安重新趴在桌上,自言自语道:“希望有朝一日,当有人以不讲理与我讲理之时,先问过我的拳与剑,答不答应。只是如今拳法也不高,剑术也不成,十年之约已经过半了,怎么办呢?”
就在此刻,背后鞘内剑仙,如点睛之龙,作壁上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