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 “先不忙解释。”楚煜截断随伟的话,身体微微前倾,明明是光风霁月,花容月貌,周身却有血腥萦绕,如猛虎蓄势待发,“君能口吐珠玑,也不过是口舌之辩。寡人执意追究,大兵压境,吴能挡几何?” “吴有国人数万,披坚执锐能够一战。”随伟强做镇定,沉声道。 “我若联魏,又当如何?”楚煜出其不意,随伟猝不及防,直接愣在当场。 公子峦神情骤变。 明知楚煜所言未必是真,这番话仍让他心惊不已。 吴魏两国纠缠多年,前者同齐国结盟,后者背靠楚国,屡次交锋打个平手,都没占到太大便宜。 近年来吴国势起,渐有争强之心,导致与齐国矛盾增多,彼此渐行渐远。 魏国也暗怀心思,趁楚国内乱不休,有脱离掌控的苗头。 心知与齐国的盟约不会长久,吴侯试图拉拢越国,借越国之势。不想一念之差,在邳城之战中判断失误,才落到如今窘境。 公子峦越想越是懊恼,恨不能时光倒流,他一定会阻止吴侯派兵,更不会亲往邳城。 奈何世上没有后悔药。 错已经铸成,只能设法挽救。 绝不能让越国倾向魏国,否则吴 国危矣! “君侯,我愿送出五城。” “✄()” 楚煜看向他,目光明灭,使人心生寒意,“未知是哪五城?” “别又是慨他人之慷。”令尹讽刺道。 “五城皆为峦的封地,位于吴国边境,与镐国接壤。”公子峦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城池所在。 闻言,楚煜终于有了几分兴致,令尹也微微侧目。 镐国国土面积虽小,人口却很稠密。国人擅长耕种,国内有两熟稻,一直被邻国觊觎。为保平安,镐国主动向越国入贡,甘愿成为越国附庸,两国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五城同镐国接壤,越国接手十分容易,足见其诚意。 公子峦道出这番话,没有去看随伟的表情,一心一意等待楚煜的回答。 封地属于他,他有绝对的处置权。以封地换取归国,今后固然会麻烦不断,总好过继续困在禹州城,终日提心吊胆。 他相信随伟对吴侯的忠诚,却不信对方能竭尽一切帮助他。 父亲膝下有六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不缺少继承人。他是长子不假,却非不能舍弃。 “君侯,峦诚心实意。”公子峦加重语气。 看出他的打算,随伟不免心情复杂。之前还赞赏他不会自作聪明,这一刻却只想叹息。 “我知公子诚心。”楚煜从案上拿起一张绢,随手递给公子峦,示意他细读,“公子且看。” 公子峦怀揣着疑问上前,双手接过绢,展开后通读一遍,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绝魏之粮?” “公子意下如何?”楚煜点点桌案,看向满脸震惊的公子峦,“我放公子归国,公子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此前随伟曾言,公子峦至邳城专为助楚煜一臂之力。 现下,当真要公子峦身体力行践证这句话。 “君侯所言是真?”公子峦需要确认。 “寡人从不妄言。”楚煜笑容不变,给出肯定回答。 公子峦攥紧绢布,脑海中天人交战。 认真衡量之后,他做出目前最好的选择:“峦愿助君侯,天地鬼神为证!” 随伟和亥氏兄弟被抛在一旁,只听到“绝魏之粮”四个字,尚不知具体如何实行,就见公子峦同楚煜三击掌,当场发誓践诺。 “此事成,公子定为吴主。届时,寡人与君盟,何如?”楚煜又发一言,令公子峦短暂僵硬,其后攥紧手掌,眼底跳跃暗火,是熊熊燃烧的野心,更是对权柄的渴望。 “借君侯吉言。”他索性不加掩饰,明白展现出自己的野心。 看到这一幕,随伟目光微闪,亥义和亥午不约而同低下头,比先时更加沉默。 “为免节外生枝,公子和礼令需暂留禹州城。五日之后,寡人送公子出城。”楚煜语气和缓,话中却无任何商量余地。 “一切听君侯安排。”公子峦没有反对,坦 然接受对方安排。 殿内不再剑拔弩张, 气氛瞬间变得融洽。 楚煜召唤侍人, 引公子峦和随伟三人前去侧殿,晚间再来赴宴。 几人没有推辞,同时起身告辞,随侍人离开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