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的、礼让的。“卫青有此大功,全赖陛下神灵,将士勇武,以及百官支持。卫青在此谢过诸位!”
说完返身斟酒,敬满堂宾客。
刘吉跟着再次斟酒一杯,一起遥遥举杯回敬。至此算是走完了讲话环节。
“诸位起箸罢!"在刘彻示意之后,卫青作为主人也跟着宣布开宴:“众位来宾,吃喝尽兴,万勿拘束。”
正式开席。
漆箸不慎碰击食具,响起叮叮脆音。
“陛下、皇后,望请见谅,臣去堂下庭中招呼一番宾客,稍后就来。”卫青并不因为帝后亲临,有作陪借口,就轻视怠慢来贺的普通宾客。刘彻在拿漆箸蘸肉汤,喂给白嫩大儿尝味儿,意趣颇浓,“舅舅要去招待宾客,我们自己吃好不好?”
白嫩婴孩咿呀一声,似是答应。
刘彻煞有介事地点头:“好啊?好,那就让你舅舅去罢。”一副轻松温柔的慈和模样的皇帝,平时倒是难得一见。“唯。”一直谦和沉稳的卫青,也少见的笑容格外灿烂。行礼退下,招呼外面的宾客去了。
卫青妻子也告辞退下,应当是去后院招待作陪了。刘吉淹没于宾客,如一滴水隐入汪洋,泯泯于众。看着上首一家亲密温馨的氛围,不由也牵起嘴角。接下来,上首的刘彻不时举杯邀饮,宾客间也互相举杯。觥筹交错,氛围晏然。
“臣敬君侯一杯。”
“某回敬公孙内史一杯。…
刘吉也与左右邻座举杯同饮过,完成了餐桌交际。另外,卫青回席之后,刘彻就从他开始,在吃喝间隙,不时地与人说话。自然不像廷议奏对那样严肃,都是寒暄一些家常生活的轻松话题。刘吉慢条斯理地一边吃喝,一边关注大致话题。刘彻与人寒暄的顺序不严格,也非人人都有此荣幸。等到与刘吉说话时,已经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你有功劳种种,虽眼下世人未必全都知晓,但假以时日,都会明白你功劳之巨大深远。”
刘吉和前人一样,正坐于席上对话:“陛下过誉,不过是臣侄应尽之义。”侄子谦虚,刘彻自有判断,“今日仲卿宴客,喜气洋洋,不如也给你沾沾喜气罢。”
刘吉和宾客闻言有所察觉,果然,刘彻接着说:“不必等城阳国中你那两兄弟一道封侯了,就划城阳国、东莞之地,为你封地、食赋税征敛,置令以治民。”
“明日主爵都尉就为你前往授印封侯,届时你也可带上侯印,直接就封,能便宜省事不少。”
一番话入耳的同时,刘吉便已挑出了戏肉一一置令以治民。
西汉的县有大小,辖一万户以下百姓的县,一县之首为(县)长;辖一万户以上者,一县之首为(县)令。
既然是置令,那么也就意味着,东莞侯令未来管辖的他的食邑国,治下百姓必然超一万户。
也即是说,他的食邑超一万户!
虽然名称还是东莞侯,但封地范围大小必然超过原来。<1那么确实不好和刘豨和刘壮两人一起封侯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刘吉:所以,他今天竞然超过卫青,一跃成为了万户侯?!呸!他也是不要脸。
卫青的军功爵制封侯,与刘吉的诸侯分封,压根就是两个赛道,含金量也大不相同。
今日是卫青封侯宴,现在只是许诺提一嘴,并非在此正式封侯,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臣侄谢陛下!”
因此刘吉只是离席来到堂中,揖礼谢恩。
等正式授印封侯之时,自有正式礼节流程。“免礼,就座罢。"刘彻挥挥袖免了礼。
刘吉行礼退回席上,邻座公孙弘举杯道贺:“恭贺君侯。”“多谢多谢。”
邻座和附近一圈宾客,也都向他举杯,示意祝贺。宴席继续,吃喝交际,热闹和谐。
又持续半个时辰,随着帝后携子起身,这场封侯宴最终宣布结束。“臣恭送陛下。"卫青送帝后出门去。
满堂宾客离席,来到门外礼送。
等主人送贵客回来之后,宾客们就能陆续告辞离去了。主人相送至尊贵客出了院门,宾客间松泛下来。“恭贺东莞侯封侯之喜。"霍去病过来打个招呼。卫霍回朝后忙得连轴转,今天又宾客盈满、招呼不及,自边地一别后,就是现在才说上第一句话。
“小霍将军?多谢多谢,同喜同喜。”
刘吉侧头看见小霍将军。
霍去病纠正:“君侯这一句同喜,贺错人了罢,该是说给舅舅的。”刘吉伸手翻掌,再掐指一算:“我掐指一算,再有三年余,这一句′同喜′就会生效,眼下就算提前道贺了。”
元朔六年,霍去病以骠姚校尉出道,一战即封冠军侯。“那就多谢君侯吉言了。”
霍去病说这话时自信坚定,远眺天边,志在辽远之地。今朝舅舅封侯荣耀,来日他也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