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名声,这种做法只会为世人所不齿。
做天下之主必要高风亮节,这样才会民心所向,所以君临必须长久考虑,切不可图一时之快拿下南疆而被世人唾弃,这也是她选择不插手的原因。
战争也是有一定的礼仪的,虽然这个世界没有较为繁文缛节的“两不打”,但却有“三不杀”的坚持。
一:不杀重伤失去行动能力之人
二:不杀举白旗的投降者
三:不杀没有作战能力的人,譬如老人、小孩、妇女等。
这像是古人战争间最后的仁义与礼节,只能说在整个大环境中,诸子百家的影响教导功不可没,特别是儒家。
而像君临、公卿这种从小饱读圣贤书的人,还是一国之主,当然要遵从默认的规则为天下人做表率。
不可做小人之事,不可滥杀无辜,这里的战争带有一定的约束性。
沈斯年当然也知晓这点,便没有追问为何不趁南疆重创时发兵的问题,少年面色严肃:“机会倒有一个,南疆王近些日子突然变得十分繁忙,不能时刻照看皇后,所以打算在宫内选举一位武艺高强的婢女照顾皇后,如果跟在皇后身边,那么同跟在南疆王身边无异。”
太过如胶似漆了,南疆王就跟被树胶粘住的小飞虫似的,紧紧贴合不留一点缝隙。
君临不解:“他为何不派自已的暗卫照顾皇后,比起选拔的不知名外人,显然暗卫更亲近吧。”
她怕这事有诈。
沈斯年缓缓摇头,解答了她的疑惑:“南疆王状态不对,该怎么说呢。”
少年